十佳“优秀医生”候选人——胡为斌先进事迹材料
胡为斌,男,滑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主任医师,1989年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学历。从业近30年,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一线工作。曾因使重病患者康复,得到患者及家属的感谢,但躲避医院媒体采访,被《滑县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刊登《躲避采访的医生》。他不是博士,却对医学博大精深;他不是教授,却有桃李满院;他不是科室主任,却也从不避重就轻,敢于担当;他淡泊名利,一心钻研医学,救死扶伤。
工作一年来,我对胡老师的认识通过以下三个层面进行阐述:
现实生活中-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记得1年前我“初来乍到”县人民医院,对医院周边环境还很陌生,对于哪里可以配钥匙、哪里可以吃饭、哪里可以找房子等生活基本问题比较苦恼,胡老师及时提供了信息,很快,所有问题迎刃而解,我也顺利融入了县医院的大集体。在以后的生活中,胡老师常讲,能帮助别人就帮助别人,也许你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微笑对别人都是一个帮助,话是这么讲,也是这么做的。
工作上-甘于奉献、德艺双馨:胡老师1989年本科毕业,在我出生的那个年代,他应该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大学生,相信他的很多同学毕业后应该都留到市里或者省城工作了,但是他却选择了家乡,深扎基层,一干就是30年。30年,他一直扑在临床一线,直到现在,已成为主任医师的他,仍跟我们年轻一代一样轮值一线班,守卫着生命的窗口;30年,医疗文书从书写变成了计算机,运用电脑,相对年轻人,他毫不逊色,30年,对一个医生而言,不只是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晋升,而是知识的积累与沉淀,他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大量的临床技巧。面对突如其来的恶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动脉栓塞、休克等,他不畏不惧,就像一名战在一线的战士,不退缩,不逃避;面对不能一眼看透的疑难杂症,他有条不紊的一一分析,终能找到病根。30年来,他多次抢救次病人逃离鬼门关,他高超的技术,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扬。他待病人如亲人,亲切和善,面对重大选择,能以患者的角度去思考,给予实际的建议,多次被患者赞为德艺双馨!
人生态度-幽默风趣、化繁为简:在心内科,平常的一线工作是紧张的,不免给我们医务人员带来不小的精神压力!胡老师是我们科里的“活宝”,常常因为他的一句玩笑话,使办公室充满生机,就像一个“润滑剂”,使“生锈”的齿轮得以正常运转。也正是他的幽默风趣与博学多识,我们常称他为“胡教授”。“胡教授”很“接地气”,不像大医院的某些教授那样板正、严肃。他能与我们年轻人“打在一起”,自然,他与患者或家属的沟通也使他们感到轻松。县级医院,我们接收的大部分还是知识文化程度低的农民,面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他往往会避开“高大上”的专业术语,而以通俗易懂的话向病人解释,使他们了解、懂得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诊疗计划甚至住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风险,使患者心中有数。能使最复杂的医学知识转换为老百姓都能听得懂得语言,化繁为简是一种资本。
胡老师是滑县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元老之一”,经历了医院的变迁,见证了医院从小变大,由二级医院升为二甲,由二甲迈向三甲的变化,同时也见证了医患关系的由简单的“你听我讲”到复杂的“我听你讲、我讲你也将”的变化。但不管外界怎么变化,胡老师对我们讲,做好本职工作,救死扶伤,“不忘初心、励志前行”!
作者:陶业珍